What would life be if we had no courage to attempt anything?



1. 致虚极,守静笃

2. 夏侯勝、黃霸既久繫,霸欲從勝受《尚書》,勝辭以罪死。霸曰: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”勝賢其言,遂授之。

3.
必有忍,其乃有济;有容,德乃大。

4.
穷当益坚,老当益壮



Thursday, March 10, 2011

《杰奎琳的眼泪》?

《杰奎琳之泪》著名大提琴曲,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(Jacques Offenbach,1819-1880)创作《杰奎琳之泪》(Les Larmes de Jacqueline)。德裔法籍作曲家奥芬巴赫写过一部单幕歌剧《杰奎琳》。时间流逝,曾经被捧在手心里的这部作品,大部分从人们的指缝里流走,只剩下精华叫《悲歌》。《悲歌》被后人改编成大提琴曲,改编者一定觉得史上叫《悲歌》的曲子太多,就更名为《杰奎琳的眼泪》。由此,有人敷衍出一段佳话,说的是功成名就的奥芬巴赫到英国演出,在小巷深处募然遇到激昂婉转、如泣如诉的琴声。琴声牵着奥芬巴赫来到拉琴的女子的身边,他知道了这个懂他的女子叫杰奎琳,他更知道陋巷里的这个女子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。不想,这个叫杰奎琳的女子已经深深烙印在他的脑子里他的心里,欲忘不能之下,奥芬巴赫用音符记录下了这段情愫。

此曲创作百年后,真的有一位叫杰奎琳(Jacqueline du Pré 1945-1987)的大提琴手倾情演奏,且如此打动人心。 他们说,杜普蕾开始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还非常年轻,也就是说少年成名的她正春风得意中,与巴伦博依姆轰轰烈烈的爱情马上就要发生,那为什么她能把悲伤拉得如此浓烈?除了她,还有谁能把《杰奎琳的眼泪》拉得如此惊天地泣鬼神?

据说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车,听见广播里正播放大提琴曲,便问旁人是谁演奏的。旁人说是杜普蕾。史塔克说:“像这样演奏,她肯定活不长久。”

杰奎琳·杜普蕾(1945-1987),女,英国人,20世纪天才的大提琴演奏家。她短暂的人生只有42年。她五岁学琴,七岁举行第一次公开演奏会,十六岁开始演奏生涯,二十岁成名,二十八岁患病,不再公开演出,承受病痛煎熬。在她短暂而辉煌的音乐生涯中,总共录制了十五张唱片。 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